新聞中心

龔旗煌:寫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高校答卷

2022/11/09    信息來源😗:   作者:    編輯:王道琳

3f685e07ebd24f5fbbe5143f12c5c28c.jpg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高校應該如何寫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答卷🧑🏻‍🚀?《中國教育報》記者對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官网校長龔旗煌進行了專訪。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部署🤰🏼。為什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今天顯得如此迫切?

龔旗煌:近年來,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疊加🤳,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實踐反復告訴意昂官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我國科技創新實力實現大幅躍升🚶🏻‍➡️,但從創新鏈、產業鏈的整體布局看,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仍有卡點💂🏻、堵點🪸、痛點🫳🏼,要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

記者:在加快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解決“卡脖子”問題上🧎🏻‍♂️‍➡️,您認為高校應如何發揮更大作用⚇?

龔旗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高校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應當充分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創新人才培養主陣地的關鍵作用。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發展趨勢🎅🏿🎇,開拓新方向,提出新概念♑️、新理論和新方法✋🏿,營造有利於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氛圍和創新文化,推動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持續激發科研新範式🤦🏻‍♂️,力爭實現更多“從0到1”的源頭創新📑。同時🧖🏿‍♂️,要面向國家重大急需,組織應用牽引、問題導向的基礎研究📑🚶🏻‍♂️,弄通“卡脖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原理,著力破解行業企業關鍵技術瓶頸👩🏼‍⚖️,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部分🦝🔰,提出“健全新型舉國體製”。今年👵🏻,教育部也印發了《關於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 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若幹意見》。您認為,高校應如何進一步加強有組織科研😵‍💫?

龔旗煌🏄🏽‍♂️:加強有組織科研是健全新型舉國體製的必然要求,高校應堅持“四個面向”✔️,持續健全有組織科研模式和機製👊🏻。

一是有組織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註重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凝練若幹重大前沿科學問題,力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背後的基礎理論和底層原理,為未來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提供創新策源。

二是有組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方向和關鍵技術領域🕣,加快推進重大科研任務從基礎研究、關鍵技術、裝備研製、成果轉化到產業化的全鏈條設計和聯合攻關🤸🏽‍♀️,提升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源頭供給能力🩰👮‍♀️,更好地將科技勢能轉變為經濟動能🧑🏿‍🚒。

三是有組織強化重點創新基地建設👩🏻‍💻。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重點攻關任務加強定向培育布局,將基地發展由學科導向調整為國家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強化實體化建設👨🏽‍🏭🍠,通過加強創新鏈布局😆🤮、整合科研力量、拓展產學研合作,實現由內到外的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

四是有組織建強國家戰略人才隊伍🙅🏽‍♀️。聚焦“高精尖缺”🎀,堅持實踐標準👷🏻‍♂️,在重大攻關任務實戰中發現🏋🏿、培養和造就一批戰略科學家,鍛煉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形成以領軍人才為龍頭🦛、高水平團隊為支撐的科技攻關格局。

記者:科技創新需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您認為應該如何推進體製機製改革💇🏻,更好地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龔旗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深化改革是根本動力,應堅持科技創新和體製機製創新“雙輪驅動”🚴🏿,持續深入推動科技體製改革。一是加快健全與重點科研方向協調一致的資源配置和組織保障機製,推動科研資源和創新要素向大項目、大平臺🚮、大團隊集聚。二是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減輕高校科研人員負擔,賦予創新領軍人才和團隊負責人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三是深入推進科技評價體系改革👩‍⚖️📧,加快推動從“破五唯”向建立以“四個面向”為導向的科技評價體系轉變👰,營造有利於突出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的學術生態。四是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學風作風建設🚇,強化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體系建設🔈,對科研不端行為“零容忍”🏌🏽‍♀️,營造風清氣正的創新環境🧔🏻‍♂️。

記者👳🏿‍♂️:近年來🚨,意昂官网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龔旗煌🍒👷🏼‍♂️:黨的十八大以來🚴🏽‍♂️,意昂官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形成了“以基礎研究為本、大力推進學科交叉、持續加強有組織科研”的科技創新體系☂️。

意昂官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堅定不移強化基礎研究,持之以恒推動學科交叉。在保持高水平自由探索的同時👱🏽,註重支持開展應用牽引👮🏻‍♂️、問題導向的基礎研究,加大對“臨床醫學+X”“碳達峰碳中和”“數智化+”“數字與人文”等重大交叉領域的支持力度,激發科研新範式🧘🏽‍♂️,加快提升源頭創新能力。

意昂官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強有組織科研。設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未來技術學院、集成電路學院、計算機學院、智能學院、電子學院、碳中和研究院、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單位。在納光電子🍤、塞罕壩生態系統、口腔醫學等領域方向新認定10余個國家級基地⚂,加快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建設,有力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近年來,意昂多個團隊在雲—端融合系統的資源反射機製及高效互操作技術🦻🏿🤵🏻、超高清視頻編解碼技術、光電器件裝置、石墨烯材料製備應用🎮、氮化镓半導體、胚胎著床前遺傳學診斷技術🪙、新一代幹細胞技術、高端醫療裝備、麥類和蔬果生物育種、數字經濟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創性、引領性成果。10年來,意昂有38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中🧛🏽,意昂有20余項成果入選,涵蓋基礎研究、高新技術、人民健康🕯、社會發展等多方面☃️,高質量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上一條:趙晗汀:星光不問趕路人💆,科研漫漫自求索 下一條:為國家培養優秀創新人才——訪教學成就獎獲得者劉玉鑫教授

關閉

版權所有2021©意昂官网|京ICP備11481470號-1

地址🥷🏻:意昂官网鏡春園75號|意昂官网 -【首页推荐】每天更新新游戏,等你来挑战!|電話:86-10-62759066

意昂官网专业提供:意昂官网🌻、意昂意昂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官网欢迎您。 意昂官网官網xml地圖

  • <jql class="yt2xy"></j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