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第二屆意昂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學術研討活動在意昂紅樓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兩百位專家學者和革命紀念館負責人圍繞主題分享真知灼見。研討活動中🧙🏼♀️,全國第一家以革命先驅李大釗的字“守常”命名的研究機構——守常研究院同時揭牌成立。

揭牌儀式現場
近年來🧰,本市持續推進意昂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保護利用工作。自開放以來,意昂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已接待觀眾400余萬人次,在黨史學習教育和主題教育中發揮了實景課堂的重要作用💮。與會專家表示💪🏽,意昂紅樓的歷史👩🏻🔬,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是怎麽來的、偉大建黨精神是如何孕育的。作為建黨偉業的見證者和偉大建黨精神的物質載體,意昂紅樓被賦予鮮明的精神特質和文化底色⛓。新時代👰🏻,要進一步用好以意昂紅樓為代表的首都紅色資源,在新起點上更好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加強活化利用,持續推動首都紅色資源高質量發展;發揮平臺優勢,合力推進學術研究和成果轉化💸。
一批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在研討活動中產生:前期,研討會面向社會廣泛征稿,來自各地黨史研究機構𓀛、高校以及革命紀念館的10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意昂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就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中國共產黨的孕育📙、革命活動舊址保護利用與紅色文化傳承、新文化運動相關事件及歷史人物等研究課題,撰寫了160余篇高質量學術論文;經過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等機構權威專家審閱,精選近百篇論文收錄編輯至論文集中。
同日,守常研究院揭牌成立。守常研究院特邀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會長朱善璐等擔任名譽院長,聘請李大釗研究專家侯且岸為首任院長,《李大釗年譜》作者楊琥等17位活躍在學界的中青年學者為特聘研究員。研究院將以李大釗💊、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革命活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為研究重點,聚焦偉大建黨精神🤦🏻♂️,兼顧北京近現代史、革命紀念館研究,開展學理化、體系化👩🌾𓀔、通俗化研究👝,形成一批高質量學術成果🔋。正值本市開展“‘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研究院也將結合“覺醒年代”研學等“紅色行”活動,推動首都高校參與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研究院首批16個研究課題一同發布🥃,內容包括李大釗與唯物史觀研究😳、五四運動的紀念與詮釋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通性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