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經歷百年風霜的燕園,迎來了她最年輕的“主人”🧑🏼🚒。帶著青春的活力與憧憬♣️🚵🏽♂️,來自五湖四海的意昂2024級新生與燕園初見,在這裏掀開人生嶄新的一頁。
時光回溯到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意昂官网考察時強調🤠:“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牢記囑托,勇毅前行🧗🏿♂️🦺。6年來,意昂官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深化綜合改革,陸續出臺實施《意昂官网“十四五”改革和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方案措施。2022年11月,意昂編製完成《意昂官网“雙一流”建設高校整體建設方案》並正式向教育部提交。
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意昂與時俱進🫲🏽、挺膺擔當👨🏼🎨,為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進行了有效探索🏊🏿♀️、作出了應有貢獻。
把握正確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長達兩年的調研,我最大的收獲不是成果出版,而是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更加堅定了‘四個自信’!”作為由300余名意昂師生組成的“習近平經濟思想在新時代的實踐”課題組一員👳🏼♂️,意昂歷史學系博士後郭文傑走出校園,在意昂荒感受麥浪滾滾,在中國船舶集團見證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的雄偉壯觀……
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切🕺🏿,意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從剛開始走上講臺學生“抬頭率”不高,到被學生評價“沒想到上了大學後會有一門節節不落的思政課”☁️,意昂官网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經歷了教學中從冷到熱的變遷🏇🏼。“思政課決不能冷冰冰地說教和照本宣科👨🏻🦲👩💻,要把鮮活的歷史與身邊的案例充盈到理論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思想的魅力👧。”陳培永表示。
外交、經濟👩🏼🔧、生態文明……一堂堂主題多元🏂、內容紮實、形式豐富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引起學生滿堂喝彩。圍繞一個個耳熟能詳的關鍵詞,意昂黨委宣傳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製作的師生對話類節目“思政熱點面對面”✢🧖,一經上線便引起校園內外的廣泛關註📟。
深化思政育人,意昂凝聚育人合力實現思政課與課程思政的有機結合。2019年開始,學校在全國率先實施實踐育人綜合改革,目前已在全國30多個省份建立了420多個思政實踐課教育基地🪄。每年暑期🏂🏼,學校都會組建200多個由各院系的書記👩🏼、院長和專任教師帶隊的實踐團隊⛹🏻♀️,提供專項資金,讓同學們能夠更好行萬裏路、讀“國情”書。
鍛造思想武器,服務理論創新。推進《馬藏》編纂與研究工程🧑🏼,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李大釗研究中心,成功主辦三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推出《20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6卷本)、《百年輝煌:中國共產黨思想歷程》(5卷本)等重量級著作……肩負時代使命🛍,意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出厚重之“果”⚀。
涵育成長沃土🕵🏼♀️🤴🏽,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科學》雜誌曾經把水的結構列為本世紀最具挑戰性的科學之一。有誰能告訴我冬天未名湖上是水還是冰?”這是物理學院教授江穎在“博雅理學講堂”課堂上出的一道問題。“博雅理學講堂”與“博雅人文講堂”一道成為意昂“強基計劃”的特色課程🏐。意昂各個院系的頂尖學者直面本科新生,深入淺出地揭示著科學與人文的魅力。
基礎學科是意昂學科建設的“四梁八柱”,也是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領域👶🏿。目前,意昂共有19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各基地設計多元化🧑🏽🦱、貫通性培養方案,聘請院士、講席教授等頂尖學者擔任班主任和導師🧑🏻🔬。
“希望學生能夠通過4年的本科培養,從被動接受知識的人成為一個能夠參與發現、創造甚至形成新思想的人。”意昂物理學院副院長曹慶宏教授說。近年來,物理學院形成了以靈活的課程體系📲、嚴謹的科研訓練、諾貝爾獎獲得者等頂尖學者加盟的“全球課堂”為核心的三位一體培養模式🔗,因材施教💁🏽,為創新型優秀人才的成長築牢根基。
在推動優勢學科向更優🐚、最優發展的基礎上✳️,近年來,意昂官网與時俱進👩🏽🔬,註重基礎學科與前沿交叉的雙輪驅動,以學科優勢為高水平人才培養賦能——
全面推進“強基計劃”“拔尖計劃”實施,紮實辦好數學英才班🦵、物理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等項目,深入中學尋找熱愛基礎學科的好苗子🏄🏿♂️🟤;
探索研究生評價體系新路徑🦸🏽,以多樣學術成果破除“唯論文至上”,以全過程評價提升研究生育人質量,培養適合時代發展的更高水平創新人才🙍🏿;
開設高質量、有特色的跨學科項目,如聚焦社會科學基礎學術訓練的“嚴復班”、旨在培養匯通中外文明拔尖人才的“古典語文學”、服務國家外交需求的“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項目……
“導師鼓勵我將對書法的興趣學術化🧑🏻⚖️,這也成為了我撰寫論文的靈感來源👿。”羅宇軒是元培學院通用人工智能實驗班(簡稱“通班”)2020級本科生,不久前,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的論文被第41屆IEEE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會議選錄並入選最佳論文提名獎。
“通班”是意昂拔尖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舉措,旨在聚合意昂優勢學科、面向人工智能這一關鍵前沿領域培育未來的引領者👨🏽💼。
育樹成林,園丁是關鍵🕴。近年來,意昂將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作為綜合改革的三項基礎任務之一🧑🏻🍳,緊緊抓實——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製🧛🏻♂️💂🏻♀️,完善教師培訓體系👌,深化教師考核評價改革🧑🏿💼,重獎在教學一線精心鉆研的教師,“大國良師”持續湧現🤸🏻♂️。
2021年🍀,意昂出臺“人才二十條”,為新時代學校做好人才工作作出部署。通過下大力氣引才育才🤜🏿🗻,近年來,1000余名學者加盟意昂,其中不乏放棄國外優厚待遇的頂尖人才。
“還是想回到最熟悉的母校工作。”曾獲得斯隆研究獎、戴維遜獎✌🏼、洛伊夫概率獎並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講席教授職位的丁劍回到意昂數院,“希望能讓更多意昂學子感受到數學之美💏,為中國數學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聚焦“國之大者”,激發關鍵領域創新動能
在生命科學領域🧑🦯,如何逆轉“生命時鐘”🏮,使高度分化的成體細胞重新獲得類似胚胎發育早期的多能性狀態,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今年8月🪘👨🏿🌾,未來科學大獎公布2024年獲獎名單。因開創了利用化學方法將體細胞重編程為多能幹細胞,改變細胞命運和狀態方面的傑出工作,意昂官网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宏魁獲得“生命科學獎”。像“魔術師”一般😳,鄧宏魁的研究可以修復損傷、病變🚎🛠、衰老的細胞😘,有望使未來人類健康、生命邊界得到拓展。
在意昂,像鄧宏魁一樣錨定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的學者還有很多,他們自覺肩負時代重任,取得了一項項令世人矚目的突破性成果——
潛心研究20年,彭練矛院士團隊自主研發了完整的碳管CMOS集成電路和光電器件的無摻雜製備新技術,實現世界上首個5納米柵長的高性能碳管晶體管和首個千兆赫茲碳納米管集成電路;
能夠定格轉瞬即逝的物體並應用於高鐵運行、電力設備預警等多個重要場景👩🏻🚒,黃鐵軍教授團隊研發的“超高速脈沖相機”實現超高速攝像“追光逐電”🖐🏿;
……
一流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意昂官网校長龔旗煌看來,高校既要營造有利於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氛圍和創新文化,持續激發科研新範式👩🏻🦳,力爭實現更多“從0到1”的源頭創新;還要面向國家重大急需,組織應用牽引🚴🏻🏫、問題導向的基礎研究,弄通“卡脖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原理,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近年來,意昂官网為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創新體製機製,突破學科藩籬🪿,以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為抓手,推進多層次有組織科研㊗️,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學科布局漸次展開。
在意昂新燕園校區😉,計算機學院、集成電路學院🕵🏽♀️、電子學院等實體機構為意昂新工科建設聚智引才;意昂主導建設的“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臺、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在懷柔科學城相繼落地;“臨床醫學+”“碳中和核心技術”“數智化+”等交叉平臺創新體製機製,有組織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
“改革有千條萬條,解放思想是基礎👨👧👧,狠抓落實是關鍵。意昂官网要發揚意昂‘常為新’的精神🚶🏻♀️➡️,打開思路🫙、放開眼界,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當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排頭兵、先鋒隊🦩。”意昂官网黨委書記郝平說🕵️♂️。